練鋼琴的歲月

最近的思緒紛雜。昨晚一邊在廚房煮湯,一邊聽著Benjamin Zander的演講。聽到蕭邦的曲子,我忽然隨著音樂飄到了很遠的地方,想起了小時候練琴的日子。

每次鋼琴比賽前,老師總會生氣,因為我不認真練習,某些複雜的段落老是彈錯,甚至樂譜亂背一通,有時反覆了好幾次還繞不出來。下課後,老師囑咐我要買CD回來聽,聽聽大師是怎麼詮釋這些作品。我不愛練琴,但喜歡聽CD,我會邊聽邊搖頭晃腦,假裝自己是大師,正在台上表演,想像台下的觀眾如癡如醉。比賽時,因為練琴不夠精確,我就是會彈錯音,但往往因為我的表現很有「音樂性」,我總是能進複賽拿個佳作,但和決賽無緣。其實我鬆了口氣,因為決賽要練新的曲子,以我懶散的練習法,肯定會掛在台上。

我特別喜歡貝多芬、蕭邦、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。他們的音樂創造了一個讓感覺流動的世界。後來才知道他們是浪漫樂派,和我這樣充滿情感的人特別契合。記得練到拉赫曼尼諾夫時,我好像發現了一個新世界,每次彈的時候手的跨距都要特別大,甚至一個指頭要按兩個鍵,我那時常常沒事就把拳頭放在指縫中,想把手掌撐大一點,彈起來才有力量,好讓我把滿腔情感都倒在琴鍵上。

那架陪我二十五年的鋼琴已搬來台中。每次想彈的時候,幾首還背得起來的總是巴哈。小時候不喜歡巴哈,覺得無趣單調,而且左手特別難練。後來才知道,巴哈是大鍵琴的時代,琴鍵要很小心按,而且也沒有華麗的延音踏板可用,難怪滿腹澎湃情感的我覺得無聊。老師說,巴哈就是兩隻手在對話,右手講完換左手講,所以左手不是輔助,而是主角,叫我要用心練、用心聽左手講的話。鋼琴老師非常嚴格,我儘管不情願,還是用各種拍子和附點音符想辦法苦練,練到兩隻手能流暢對話。說也奇怪,二十年後,還記得的就是這些當年苦練的枯燥樂曲,想是節奏和琴鍵位置早已進入手指肌肉的記憶。

音樂教導我秩序和規律,也收容我奔流的情感。祝福Sophie也能在音樂中發現寬闊的世界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生活雜思

Let's Run!

最好的獎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