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一趟內心的山旅

幾年前,我陷入了低潮。曾試過諮商和看醫生,但最後對我幫助最大的,是閱讀和上課。我經歷了大約三個階段的學習:(一)佛法、哈拉瑞與瑜珈。(二)薩提爾、留佩萱與Esther Perel。(三)素養導航(決策思考力)與中軸。每一個階段都有突破性的成長。現在我已破繭而出,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和自在。這篇文章紀錄了這個過程,以及對我有用的資源。不過我並非專業輔導人員,單純是分享我的個人經驗。

 

【第一階段:佛法、哈拉瑞與瑜珈】

那一年,生活中接連發生幾件不順利的事情。我發現自己的各種念頭和情緒如潮水般湧來,我試圖壓制或忽視它們,但這次完全止不住,我覺得自己快要失控了,那種失控的感覺讓我害怕。

佛法是我第一個求助的方向。我從小和爸媽跟著師父學佛,因此當遇到問題時,我很自然想從佛法中尋找答案。我閱讀了「般若經講記」,聽了Coursera上的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logy(佛教與現代心理學)。當時我也正在讀哈拉瑞所寫的「人類大歷史」,第19章中有提到佛教的觀點。書中寫道:「苦的根源不是感到悲傷、疼痛或無意義,而是無止盡去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感受。所有的感受都會升起和消失,只要不再渴求某種感受,就能接受那些感受原本的模樣。就像一個人站在海邊好幾十年,總想抓住那些好的海浪,努力不要讓那些海浪離開;同時想推開那些壞的海浪,讓它們不要接近。日復一日,這個人站在海邊,為了這徒勞無功的追尋而筋疲力竭。最後,他坐在沙灘上,任由海浪自由來去。多麼平靜啊!」(以上是我自行翻譯)

我記得自己反覆閱讀這個章節,想像自己不停在沙灘上來回奔跑,那種疲於奔命的感覺;又想像自己坐在沙灘上,讓海浪打在身上又退去,那種放鬆平靜的感覺。那一刻,我告訴自己:我好想坐下來,不想再跑了。

但即便瞭解了這點,我還是受到各種念頭和情緒影響。時間一久,我開始著急:學了這麼久,我怎麼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,不要有那些想法?有一天,在閱讀中,我突然領會到佛法所說,事物都會經歷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的過程。所有事物,包含想法和情緒,都會經歷升起、停留、變異和消失的過程。想法和情緒就像天空的雲,當它出現時,我會一直盯著它,希望它離開。當它停留的時候,我就會開始焦慮,害怕那朵雲會一直在那裡。但其實,在我不經意時,雲自然就會改變或消失了,我不必執著於要把想法趕走,我開始可以接受想法在心中盤旋不去那種不舒服的感覺,開始練習與想法和情緒共處。

讀完了哈拉瑞所寫的人類三部曲,我找了許多哈拉瑞的訪談影片來看。他在一個訪談中提到,過去的採集狩獵生活,讓人類必須透過身體和各種感官的運用,才能存活下來。但人類在這一百年中,已逐漸喪失和自己身體及感官的連結,而這也是讓人感到疏離或孤單的原因。如果可以練習身心合一,自然就能夠感到安心自在。於是,我開始練習有意識的步行和飲食。去仔細覺察腳碰觸地面的感受,覺察重心的轉移;仔細覺察食物的觸感,感受溫度和質地。

另外,我從心理學家Guy Winch的演講中了解到,當我困在想法中難以脫身時,中斷個幾秒鐘都會很有幫助。因此,當我又開始反芻某個想法時,我會去洗個澡,藉由溫度和觸覺的快速改變,來讓想法稍微中斷一下,這樣大腦就得以休息。

我也開始上瑜珈課。練習瑜珈時,如果念頭開始產生,我往往會失去平衡,無法完成動作。當我專注在身體的練習上,大腦中的想法和情緒就會安靜下來。每次做完瑜珈,我都覺得大腦有獲得好好的休息。各種派別當中,我最喜歡上Ashtanga的課,因為動作序列是固定的,我不必追著老師的動作,可以專注在自己身上,而且正因每次都練習同樣的序列,我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。慢慢的,我感覺自己的心智彈性,跟著身體的彈性一起延展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佛法中,我認識到自己受苦的原因,透過練習瑜珈,我的大腦獲得暫時的休息。但我的各種想法和情緒依然糾結成一團,我需要工具來梳理它們。

 

【第二階段:薩提爾、留佩萱與Esther Perel

        在朋友的推薦下,我參加了張瑤華老師帶領的薩提爾工作坊。滿滿四天的課程中,我鼓起勇氣推開門,進入自己的內心。我學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。我回顧了自己的成長歷程,知道自己一路走來,最常運用的內在資源就是認真努力。但時空已然改變,我不需要一直那麼認真努力,也不需要在每件事情上面都這麼努力。我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使用我的資源,選擇不使用,並不會減損我的價值。薩提爾的冰山隱喻,讓我看見了自己在表面的行為底下,埋藏著層層疊疊的感受和渴望,也理解了溝通的過程中,釐清溝通的意圖很重要,而且要記得與對方核對,避免用自己單方面的角度去解讀訊息。瑤華老師會用心理劇的方式來重現場景,他邀請了一位學員上台分享一個生命中的片段,邀請其他學員來扮演他冰山下一層層的應對方式、感受、感受的感受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、以及生命力。我記得那個場景太真實、太震撼。原本抱持懷疑態度,不打算進入同學的情境的我,在聽到同學把他內心的渴望說出來時,我突然就流下淚來。原來,我內心也有那樣的渴望。原來,有些事情只能透過身體的體驗,才能學習到。

一回偶然在朋友的臉書分享中,我連結到留佩萱諮商師的部落格文章:與孩子的情緒同在。從此,我成為他的忠實讀者。他出版了三本書,文字真誠又有條理,理論說明完整有根據,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具體的練習步驟,讓讀者知道該如何入手。讀完「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」,我才明白,情緒是重要的指引,情緒透露了我所在意的事,藉由認識情緒,我才能認識自己的價值觀,也才能做出適合我的決定。當情緒來的時候,我要學習跟情緒在一起,而不是想要改變或是忽視它。

道理是懂了,但是實踐需要一點勇氣。我記得那一天,孩子都睡了之後,我躺在床上,突然覺得,我準備好要面對了。我回想了一個傷心的往事,那種緊繃的感覺讓我非常難受。但這次我沒有逃離,我選擇直直地看進自己的悲傷,我對自己說:你很傷心,我看到了。你真的很傷心。神奇的是,在那一刻,我感覺自己就放鬆下來了。那份悲傷似乎已經大聲呼喊了好久,希望能吸引我的注意。當我真正看見並且重視這份悲傷時,它就平靜下來了。從那次之後,即使又再回想到過去的經驗,我也不再感受到什麼特別的情緒。原來,所謂的接納情緒,就是好好看著它、經歷它,然後,情緒自然就會離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留佩萱的第三本書「尋找復原力」,給我更多的工具去深入認識自己。復原力指的是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。作者很擅長整合不同方法和理論,並且都會仔細標注資料來源。如果我對某個段落有興趣,我會進一步找出資料閱讀。這個習慣,帶我認識了另一位心理治療師Esther Perel

        Perel的父母都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獲救後移居到比利時,住在一個集中營倖存者的社區中。Perel觀察到社區中有兩種人:一種是受到創傷後「沒有死亡」的人(people who were not dead),一種是受到創傷後「活著回來」的人(people who came back alive)。沒有死亡的那群人,每天的生活戒慎恐懼、如履薄冰,難以信任他人,也無法放鬆下來,深怕一放鬆,壞事可能就會發生。而活著回來的那群人,選擇把握活下來的機會,他們充滿生命力,能夠創造,並且享受生活。我記得我一邊躺在瑜珈墊上,一邊聽著Perel的訪談,然後想著:我好像就是那個沒有死亡的人。經歷了生活中的種種不順利,我變得小心翼翼,不敢有一刻放鬆。我不敢沈浸在享受的感覺中,我必須隨時戒備,以防壞事發生。當我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心態時,我突然對自己說:我幹嘛要這樣生活?接著,我看著洗衣籃裡成堆的衣服,心想:管他的,我現在要繼續躺在瑜珈墊上伸展。從那一刻起,我就成為了活著回來的人。我拋開了自己設下的限制,我開始能夠創造、開始有幽默感,開始能活在當下,而不是追悔過去或憂慮未來。我也開始用both/and的眼光來看待自己,我可以是個勤奮又懶惰的老師,有規律又隨性的媽媽。我漸漸可以擺脫單一定義的限制,瞭解到我不想、也不必被定義成某種樣子或身份。當我可以用多元的角度來看待自己,我就發現,我也能夠以多元的角度看待他人、看待世界。那種感覺,真的是海闊天空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情緒上,我覺得自己慢慢穩定下來了。但是多重身份的我,總覺得沒辦法把生活中龐雜的事情都處理好,這讓我感到煩躁。我需要一套架構來幫助我更有系統思考,以便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。

 

【第三階段:素養導航(決策思考力)與中軸】

        我一直覺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做決定,因為人生就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決定所組合而成的。一旦做了不適合的決定,除了引發情緒,還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去收拾善後。我也一直覺得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有待加強,但對於如何改進,我沒有頭緒,直到我報名了人生第一堂線上課程:素養導航(現更名為:決策思考力)。這門課由李佳達老師設計及帶領,這是我第一次發現,原來做決定是可以學的,而且還有清楚具體的步驟和執行方式。我學習到,要解決一個問題,首先要做現況分析,然後設定好目標,接著要確認主要障礙和限制條件。如果排除了主要障礙,就能達到目標,那就表示有問對問題。每個問題也都會有限制條件,不然就不會形成問題。我從這個架構的練習中,看到了自己思考的盲點:當我解題時,我常常會搞錯方向,把力氣花在排除限制條件,也可以說,我把應該是限制條件的事情,錯放在主要障礙的位置上。正因為我想要面面俱到,希望照顧到事情每一個面向,反而讓我無法處理好事情。原來,我要做的就是找出關鍵的大方向,處理最重要的部分就好。事情不用處理到完美,只要處理得夠好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課程中,我們要運用這個架構來做專題報告。我選了我最關心、也最困擾我的親子關係做為主題。當時孩子剛上小學,正在適應新的作息和人際關係。我察覺到自己在陪伴孩子時會感到不耐煩,因此想改善這個情況。一開始,我以為我要解決的主要障礙是找到適合孩子個性的作息安排。但在同學的提問之下,我發現即使我真的找到了最佳安排,我還是會不耐煩,也就是我沒有問對問題。當我繼續抽絲剝繭後,我發現我要處理的障礙,其實是如何讓自己不要有被剝奪的感覺。成為母親之後,我很多時間都給了家庭和孩子,因為我覺得我應該這麼做。當我在做自己的事情時,如果沒有先把家庭和孩子的事情完成,我會感到內疚。但我又覺得我應該可以留些時間給自己,如此矛盾的想法不斷衝突的結果,就是我還是選擇以家庭為優先,但我內心會不平衡。帶著不平衡的心理和孩子相處,導致在孩子有情緒時,我就會產生:我都已經讓步這麼多了,你還要我怎麼做?就是這種委屈的心理讓我感到不耐煩,而情緒一上來,我就無法好好和孩子溝通,最後雙方都覺得挫敗。如同佳達老師所說,問題只要問對了,解決方法就相對簡單。我練習把自己放在優先順位,放下不必要的內疚感。當我不用花力氣跟自己的想法對抗時,我就能夠有穩定的心情陪伴孩子。原來,要做好多重角色的關鍵,就是把自己做好,並且接受自己的限制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素養導航結束後,我參加了身心中軸覺察課程。這門課是由連韻文老師所設計,翁宛婷老師引導。在課程中,我學習透過身體的練習,來調節心理狀態:如果身體能夠保持鬆而不垮,意識就能專注又放鬆。如果身體很緊繃,表示我可能感到焦慮或煩躁,需要放鬆。奇妙的是,我發現我的身體似乎會比意識更早感覺到壓力的存在。練習中軸也幫助我找到身體正確的支點。正確的支點能讓身體鬆沉而穩定,但不正確的支點,像是坐在柔軟的沙發上,一開始好像很舒服,久了會感覺身體僵硬、疲勞或疼痛。一邊練習,我一邊想著:在生活中,心裏的支點也是這樣吧。心若放在不正確的支點上,時間一久,會讓心變得僵化或痛苦;而心若是能依靠在正確的支點上,則能感覺心神安定放鬆。因此,我開始時時觀察自己內心的支點。每天睡前,我也會練習中軸的呼吸法來放鬆身心。

行路至此,我已感覺眼前豁然開朗。我學會排定優先順序,能夠專注在當下,享受生活,而當我的念頭與情緒升起時,我不再試圖控制它,也不會感到困擾,因為我知道它們終將退去。我已經可以想像自己平靜地坐在海邊,看著海浪升起又落下。

這三階段並不是線性的,許多部分會彼此重疊交錯,相輔相成。過程中,想法會反反覆覆,情緒也會起起伏伏。我很幸運遇到許多好老師,同時在伴侶、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的陪伴下,慢慢摸索前進。這段路我走了非常久,也非常辛苦。當舊的價值觀崩解、新的價值觀又還未形成時,那種之間(in-between)的感覺是非常令人恐慌的。然而,如同留佩萱在書中所寫,每一種成長與改變都需要踏入「之間」,願意離開舊的岸,才有機會抵達新的地方。

二十幾歲時,我喜歡爬山,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驚嘆。三十幾歲時,我轉向內心的高山,走了一趟只有我能上路的探勘旅程,然後發現,原來我的內心也有美麗的風景。現在的我,也還在這趟內心山旅的路上。不同的是,我的裝備已經升級了,背包也輕量化了,接下來的旅程,我可以踩著更輕快的步伐,感受微風吹拂,雨水的滋潤,享受午後的陽光,探索前方未曾踏入的山徑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生活雜思

Let's Run!

最好的獎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