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的模樣
畢業前夕,女孩們寫了最後一篇作文。這次是書信體,自備信紙信封,題目如下:
請寫一封信給五年後的自己。先問候未來的自己,想像你那時候會是什麼樣的人?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人生階段(課業、社團、愛情等等)?你已經成功做到了什麼事?嘗過了什麼樣的失敗?而正在努力做什麼事?接著,請以現在的年紀,問五年後的自己,是否還記得目前寫信時的心境?是否仍然堅持某些想法?是否忘記了什麼?或理解了什麼?或有什麼話想告訴未來的自己?
有趣的是,五年後,我會貼上郵票,把這封信寄去給他們。五年啊,不算長,卻也足以滿載人生故事。看著學生托腮思考,或是在信紙上振筆疾書的模樣,讓我也想跟著寫一封寄給自己。實在難以想像五年後自己的樣子...換個角度想,如果是五年前的我,應該也很難想像現在的生活吧。
五年前,我仍然是一位追尋者,摸索著自己的identity,摸索著人生的正道。但就如赫曼赫塞的書中,老年的悉達多和兒時友伴迦文達所說的:
開放,是最重要的事。開放,才不會恐懼、不會執著。五年前的我不懂這個道理,現在我懂了。五年後呢?那時候我還會記得嗎?
請寫一封信給五年後的自己。先問候未來的自己,想像你那時候會是什麼樣的人?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人生階段(課業、社團、愛情等等)?你已經成功做到了什麼事?嘗過了什麼樣的失敗?而正在努力做什麼事?接著,請以現在的年紀,問五年後的自己,是否還記得目前寫信時的心境?是否仍然堅持某些想法?是否忘記了什麼?或理解了什麼?或有什麼話想告訴未來的自己?
有趣的是,五年後,我會貼上郵票,把這封信寄去給他們。五年啊,不算長,卻也足以滿載人生故事。看著學生托腮思考,或是在信紙上振筆疾書的模樣,讓我也想跟著寫一封寄給自己。實在難以想像五年後自己的樣子...換個角度想,如果是五年前的我,應該也很難想像現在的生活吧。
五年前,我仍然是一位追尋者,摸索著自己的identity,摸索著人生的正道。但就如赫曼赫塞的書中,老年的悉達多和兒時友伴迦文達所說的:
也許是你追尋過頭了。當一個人在追尋的時候,往往很容易只看見他正在追尋的東西,因此他沒有辦法去「發現」。我以為我在追尋正道,但我卻是先對所謂的right path有了狹隘的想像,然後才出發追尋在那被囚禁在框架中的正道。正是因為生活中缺少一種開放的態度,才讓我看不見那些早已現示在眼前的道理。
開放,是最重要的事。開放,才不會恐懼、不會執著。五年前的我不懂這個道理,現在我懂了。五年後呢?那時候我還會記得嗎?
我喜歡這個作業! 我有時也會想想以前年輕時的自己,那會帶給我一股純粹的力量前進。
回覆刪除不過我覺得,追尋事物的當下本來就是個不穩定的狀態(比如無殼蝸牛找工作),要坦然、開放地看待事情,比較上需要更多學習與挑戰。若是在混亂的環境中還能秉持一種無偏頗的態度,反省思考,那還真是不簡單。
對啊,我也覺得那很難,所以才要練習~~就像Herbie Hancock說過的: Learn to be comfortable with the uncomfortable!!
回覆刪除我回去也要做這個活動!
回覆刪除這活動很好玩呢~~
回覆刪除只有一個小問題,那就是,五年後我會記得寄信嗎??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