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

走一趟內心的山旅

幾年前,我陷入了低潮。曾試過諮商和看醫生,但最後對我幫助最大的,是閱讀和上課。我經歷了大約三個階段的學習:(一)佛法、哈拉瑞與瑜珈。(二)薩提爾、留佩萱與 Esther Perel 。(三)素養導航(決策思考力)與中軸。每一個階段都有突破性的成長。現在我已破繭而出,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和自在。這篇文章紀錄了這個過程,以及對我有用的資源。不過我並非專業輔導人員,單純是分享我的個人經驗。   【第一階段:佛法、哈拉瑞與瑜珈】 那一年,生活中接連發生幾件不順利的事情。我發現自己的各種念頭和情緒如潮水般湧來,我試圖壓制或忽視它們,但這次完全止不住,我覺得自己快要失控了,那種失控的感覺讓我害怕。 佛法是我第一個求助的方向。我從小和爸媽跟著師父學佛,因此當遇到問題時,我很自然想從佛法中尋找答案。我閱讀了「般若經講記」,聽了 Coursera 上的 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logy (佛教與現代心理學)。當時我也正在讀哈拉瑞所寫的「人類大歷史」,第 19 章中有提到佛教的觀點。書中寫道:「苦的根源不是感到悲傷、疼痛或無意義,而是無止盡去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感受。 … 所有的感受都會升起和消失,只要不再渴求某種感受,就能接受那些感受原本的模樣。就像一個人站在海邊好幾十年,總想抓住那些好的海浪,努力不要讓那些海浪離開;同時想推開那些壞的海浪,讓它們不要接近。日復一日,這個人站在海邊,為了這徒勞無功的追尋而筋疲力竭。最後,他坐在沙灘上,任由海浪自由來去。多麼平靜啊!」(以上是我自行翻譯) 我記得自己反覆閱讀這個章節,想像自己不停在沙灘上來回奔跑,那種疲於奔命的感覺;又想像自己坐在沙灘上,讓海浪打在身上又退去,那種放鬆平靜的感覺。那一刻,我告訴自己:我好想坐下來,不想再跑了。 但即便瞭解了這點,我還是受到各種念頭和情緒影響。時間一久,我開始著急:學了這麼久,我怎麼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,不要有那些想法?有一天,在閱讀中,我突然領會到佛法所說,事物都會經歷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的過程。所有事物,包含想法和情緒,都會經歷升起、停留、變異和消失的過程。想法和情緒就像天空的雲,當它出現時,我會一直盯著它,希望它離開。當它停留的時候,我就會開始焦慮,害怕那朵雲會一直在那裡。但其實,在我不經意時,雲自然就會改變或消失了,我不必執著於要把想法趕走,我開始可以接受想法在心中盤旋...